“堵的是管道,‘疏’的是民心 。‘12345’真的帮了大忙!”近日 ,公交新村169弄的居民们捧着锦旗,对四平路街道“12345 ”市民服务热线工作赞不绝口。公交新村通过12345热线实现预警 、协调、定调、处置的创新方式,正是今年上半年四平路街道以党建引领推进“多格合一” ,打造“民声直达 、难题直解”基层治理新路径的生动缩影。
1
创新机制,让问题解决“加速跑 ”
今年1月至5月,四平路街道共受理“12345”工单1080件 ,群众满意率从71%提升至87.43%,位居全区前列 。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,是街道一系列举措的大力支撑。
记者了解到 ,四平路街道建立了“网格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机制,推行“12345双派单 ”模式,工单同步直送职能部门与居委会,形成群众工作先行、诉求受理 、跟踪办理以及全覆盖先回访后结案的闭环处置模式。
每周一开的例会 ,则成为聚焦民生问题“问诊台” 。针对群众多次投诉的旭辉公寓消防通道堆物问题,街道党工委副书记、办事处主任孟焱率队直奔现场,仅用了1小时的时间便召集各方力量 ,当场敲定解决方案,两周后工单全部回访满意。据悉,他们上半年共召开了17次周例会 ,累计解决45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
“我们希望将‘周一问诊’机制打造成基层治理的‘全科医生’模式。这样既能快速‘急诊’解决突发问题,也能通过‘定期体检’预防矛盾发生 。”相关负责人说道。
2
“红色专班 ”发力,破解民生难题
在密云小区“美丽家园”施工现场 ,一面“党员先锋队”旗帜格外醒目。四平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、第一综合网格临时党支部书记陈志刚告诉记者,他们把支部建在项目上,施工方党员、社区党员 、居民党员拧成一股绳 ,专门破解施工扰民这个“老大难” 。
为此,临时党支部创新“1名网格长+N名专职网格员+X名兼职网格员 ”的模式,专职网格员负责执法,兼职网格员每日巡查收集民意。去年该小区月均施工扰民工单7.1件 ,今年通过“红色专班”提前介入,推出《文明施工告知书》入户宣传、“民情二维码”扫码即办等举措。
截至目前,通过“民情二维码 ”平台共收到185条诉求 ,均在72小时内响应,“12345”工单量同比下降64%,实现了“工程推进”与“居民满意 ”双赢 。
居民王女士内心难掩激动 ,手拿《文明施工告知书》说:“以前总被施工声吵醒,心里既无奈又无解。如今有了‘红色专班’的介入,我们居民的诉求都能第一时间被解答 ,这种被尊重的感觉真好!”
3
数字赋能,让治理效能“主动防”
与此同时,四平路街道还通过“多格合一 ”机制 ,积极推动基层治理从“被动应对”转向“主动预防”。如今,居民们欣喜地发现,许多烦心事还没等投诉,街道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。
“以前今天城管来、明天市监来 ,现在一次检查全搞定! ”辖区商户纷纷为街道的新变化点赞。商户刘先生介绍道,“现在街道让综合行政执法队和市场监管所‘组团’检查,既查食品安全 ,又查市容环境,检查效率提高了,对我们的打扰也减少了。”
在此基础上 ,四平路街道还创新绘制了“民生热力图”,对半年来“12345”投诉数据进行分析研判,像天气预报一样精准锁定噪音扰民 、房屋漏水、停车难等高频问题 。
旭辉广场舞召开“圆桌会 ” ,紫荆广场设置专用临停区,公交新村污水管堵塞快速解决……这些未雨绸缪的举措,真正实现了“不等居民打电话 ,维修队就已上路”的主动治理新格局。
下一步,四平路街道将持续深化“多格合一”治理机制与“12345 ”市民服务热线的有机融合,通过周例会的数据分析精准研判热线诉求趋势,依托现场会的实地督办推动热线工单高效处置 ,发挥网格“红色专班”的先锋作用实现热线问题的源头治理,为杨浦做好“三篇大文章”贡献具有四平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