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醛话题的热度最近一直居高不下。近日,一位网友因家中囤积大量“吧唧 ”(徽章),半夜突发不适 ,紧急就医,疑似甲醛中毒。前不久,“男子6万月租住进甲醛房”的话题也登上热搜 。其实 ,生活中常见的家具 、玩具、日用品等,都可能暗藏甲醛等有毒物质超标的风险。
生活中有哪些“隐藏毒物”?
为什么囤“吧唧 ”可能引发甲醛中毒?这是因为“吧唧”产品主要由徽章胶水和塑料包装构成,在夏季高温环境下 ,这些材料会释放甲醛等有害物质,长期堆积在家中便引发了人体不适。
除了“吧唧”之外,还有些玩具、日用品也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。
比如 ,“捏捏乐 ”玩具甲醛超标很严重。据央视新闻近期曝光,随机抽检的11款“捏捏乐”中,100%检出甲醛 、甲苯等有害物质,部分产品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高达30000微克每立方米 ,相当于新车未通风环境的数倍。而《室内空气质量标准》规定,总挥发性有机物的限值为600微克每立方米。
部分毛绒玩具中也含有甲醛 。工厂在制作毛绒玩具的过程中,会添加柔软剂、固色剂、防水剂 、黏合剂等助剂 ,来提高纺织品防缩、免烫等功能,这些助剂中就含有甲醛。
还要当心手机壳。部分小作坊为压缩成本,在制作手机壳中会使用工业胶水 ,这可能导致手机壳中的甲醛、苯系物超标 。如果新买的手机壳有浓烈的刺鼻气味,当手机发热时,刺鼻气味更明显 ,就很可能是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了。
此外,常见的快递箱也有风险。为了降低成本,一些商家会选择劣质的胶带、塑料和纸箱进行包装 ,这些材质中也有甲醛等有害物质 。因此不要在家中大量囤积快递纸箱 、快递盒、尼龙袋等。
哪些家具家居用品容易甲醛超标?
除了上述“隐藏毒物”之外,生活中甲醛来源的大头正是家具家居用品。
甲醛主要存在于各种胶以及含胶的材料中 。俗话说,无醛不成胶。不合格的胶水会导致胶粘制品中的甲醛、苯 、总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化学物质超标。新房装修时建议购买大品牌的玻璃胶、乳胶漆、油漆 、涂料等,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。
说到甲醛不得不提人造板材。人造板材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以脲醛树脂为主要成分的胶粘剂。脲醛树脂会长期、缓慢地分解并释放甲醛 ,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。
所以,用人造板材制作的各类家具,如复合木地板、橱柜等 ,难免存在甲醛超标的风险 。即使单件家具甲醛没有超标,但大量家具 、地板、涂料等集中在有限空间内,也可能导致室内甲醛总量超标。
正因为板材的环保问题引起大家关注 ,新国标中对甲醛的限量更严。《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 18580-2025》中明确,刨花板、纤维板等人造板必须达到E级 。消费者在市场上还可以选择到ENF极 、E0级、E1级等不同等级的板材。
在家居用品中,甲醛可能来源于窗帘、沙发、床垫 、地毯等。
有些廉价窗帘 ,一靠近就会闻到刺鼻气味,因为化纤面料在防皱、防缩、阻燃 、印花染色等工艺中,常加入含有甲醛的助剂 。建议购买高温定型过的窗帘 ,安装前也可以水洗或高温熨烫一次。
很多棕榈床垫,尤其是硬棕垫,会使用大量脲醛胶粘合棕丝。劣质海绵填充物同样可能使用含甲醛的粘合剂 。所以要尽量选择胶粘剂少的款式。
沙发和地毯中也可能有甲醛。很多沙发框架使用的是人造板材,还不排除部分廉价沙发用劣质海绵填充物 。沙发、地毯面料在印染等工艺中也可能使用含甲醛的胶粘剂。建议尽量选择有环保材料认证的产品 ,到货后尽快拆开包装,通风晾味。
实际上,甲醛在生活中很普遍。大多含有甲醛的日用品还同时包含苯、总挥发性有机物等一系列有害化学物质 ,且释放周期很长,并在夏季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会加速释放 。所以,夏季建议经常开窗通风 ,不要为了吹空调一直关闭门窗。